双城记:雄起的重庆 舒坦的成都

2020-08-23 03:47 0


psc (2)_副本.jpg

 

伴随着时代的变迁,成渝两地的关系时近时疏,若即若离。巴国蜀国,古代的异域邻邦;渝州蓉城,曾经的同省胞城;重庆成都,如今的分家近亲。

若以汽车的速度去丈量重庆到成都的距离,大约是3小时;若以飞机的速度去丈量,只需半小时,相当于打个“飞的”喝杯茶的功夫,便可从山城抵达蓉城。

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,成渝两地既有诸多相似之处,也存不少差异。同说四川方言,吐出来的音韵情调大不一样。成都话温柔细软,甜甜的梅花音听起来似小曲婉转;重庆话铿锵有力,掷地有声,说出来就像烫火锅麻辣爽快。成都人遇见欢喜的事情,会绵长地道一声:“巴--适”,以抒发内心的愉悦。重庆人激动的时候,禁不住要高喊:“雄起”!显出豪气冲天的快意。

成渝皆盛产美女,无论是在重庆的CBD解放碑,还是成都的商业中心春熙路,你都可见美女如云,流动的风景让人赏心悦目。倘若你难以鉴别她们的真实籍贯,只要听她们开口说话,就知道谁是重庆辣妹,谁是成都红粉。

同吃四川美食,成渝两地的味道各有差异。成都菜讲究精致细腻,味觉丰盈,麻辣适度;重庆菜崇尚江湖气派,味道浓郁,麻辣也调得更为极致。

成都人爱泡茶馆,重庆人也嗜茶如命。但前者大都爱喝清香宜人的花茶,用三件套的细瓷盖碗盛着,摆着“龙门阵”悠然慢品;后者却偏爱厚重酽实的沱茶,以高杯铜壶配沸水猛泡,呼朋唤友畅然饮之。

若论喝酒,重庆人喜豪饮,猜拳行令,痛快淋漓。相比之下,成都人懂节制,饮酒只是为了调节气氛,勾兑人际关系。看来酒风与地域人格确有相通之处。

成都横卧川西平原,物华天宝,丰饶秀丽,加之文脉悠远,城府深厚,是名副其实的温柔富贵之乡。所以,追求闲适安逸,崇尚优雅从容,历来就是成都人的做派。

自古以来,哪朝哪代的文人墨客与成都没有剪不断的缘分,扯不清的瓜葛。得志时,乘兴到成都巡游,天府的繁华,带来锦上添花的喜悦。失意了,独自来成都隐居,蓉城的舒坦,最适宜疗伤散心。在杨雄和司马相如的汉赋里,我们读到过满目锦绣的成都;从李白杜甫和三苏陆游的唐诗宋词中,我们领略了多姿多彩的成都。武侯祠,望江楼,文殊院,青羊宫,杜甫草堂,薛涛井......一处处名胜古迹都是历史的记忆,传承着城市的香火文脉,诉说着成都的前尘往事。

成都确有她安稳富足的资本。且不说她前世曾贵为国都,就是后来她作为四川首府的地位也重未动摇过。虽然重庆在抗战时做过八年的陪都,但那只是战时短暂的风云际会。在相当长的时间里,重庆都在成都的统辖之下,纳粮交租,屈居二线。直到1997年,重庆成为直辖市,才得机遇开启了雄起的新纪元。

重庆屹立长江上游,山环水抱,峰峦起伏,是山城也是江城,城市形态雄伟壮美,极富层次感和雕塑感。所以,在重庆人身上既有山民的坚韧和硬朗,又有船夫的机敏和豪迈。这里具有“码头文化”的种种特色,江湖义气极盛,古往今来上演过许许多多快意恩仇的悲喜剧。

历史上,重庆远不如成都富庶,蓉城的天时地利,山城没法比。成都冬无严寒,夏无酷热,一马平川,丰衣足食。重庆却是山高路不平,冬日寒雾缭绕,夏季暑热难熬。也许因为山高水长,重庆总给人一种壮怀激烈的遐想;生存的艰辛,练就了重庆人吃苦耐劳的品质。二者的融合,形成重庆人敢想敢干,敢作敢为的性格。

近些来,重庆的都市版图迅速扩张,城市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。雄心勃勃的重庆人给自己的城市做了新的定位:中国西部重镇兼长江上游经济中心。